影片摘要
2025/08/05
【DinTer】核能特輯EP.2|核三到底該不該延役?觀眾Call in 探討核能安全問題!核廢料到底該放在哪裡?乾貯設施輻射量低於台北市區?為何是延役核三而不是重啟核四?
影片中提出的主張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:
核廢料乾式儲存設施的安全性:
- 強調乾式儲存桶的堅固性,足以抵抗如747客機、F15戰鬥機的撞擊,以及海嘯等極端事件。
- 引用福島核電廠的案例,說明乾式儲存桶在海嘯侵襲後未發生輻射外洩。
- 指出乾式儲存設施的輻射量可能低於台北市某些地區。
- 核一乾儲廠去年做完熱測試,到7月為止已經放了四箱進去了。
核四封存的爭議:
- 批評民進黨政府散布核四廠內部鏽跡斑斑、混亂的謠言,但不開放民眾參觀。
- 指出核四廠設備需要24小時冷氣維持,停止運轉將導致設備報廢。
- 強調核四廠是許多核能專業人員的心血,不應被封存。
- 核四廠廠長曾在核四廠做過各種測試,但總統卻說要關閉核四廠,讓廠長很灰心。
核廢料最終處置場的選址:
- 指出核廢料最終處置場選址在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,並表示當地居民已達到60%的支持度。
- 強調在南田村設置最終處置場不僅安全,還能促進當地就業和增加補助。
核三廠延役的必要性:
- 認為核三廠是安全的,但因為政治因素(林義雄的影響)而被封存。
- 建議優先考慮延役核三,而非重啟核四,因為核四的建造時間較長,且民眾對核四的反感較強。
重啟核四的潛力:
- 引用王廠長的話,指出核四一號機已完工90%以上,可利用二號機的材料加速重啟。
- 評估核四廠兩部機組重啟後,年發電量可達210億度,佔2024年台灣總發電量的7.28%。
- 若核一、核二、核三和核四全部重啟,核能發電佔比可達36.47%,解決台灣缺電問題。
- 核四廠一號機完工率已到百分之九十幾%,可以把二號機的材料拿過來一號機放,三年半就可以重啟。
台灣核電廠的耐震能力:
- 核二廠與核三廠有做過強化,日本的六號機跟七號機的技術是跟核四一模一樣的。
- 核安會報告指出核一廠可以在地震時緊急停機,但是沒辦法保證維阻體的安全性。
- 核三廠經過評估,若發生最極端的地震,必須達到1.38G才能扛得住,且核安會也已認可。
- 強調核三廠的耐震係數是經過考量周邊320公里,評估最極端地震後的結果。
- 核三廠如果要因為地震毀掉,可能要達到芮氏規模8點多或9點多,但台灣附近沒有這種長度的斷層。
- 指出核三廠考量了周邊320公里,評估最極端的地震,並將耐震係數加到1.384G,並已獲得核安會的認可。
能源多元化的重要性:
- 支持綠能發展,認為台灣作為海島國家,能源結構應多元化,包括太陽能、風力、水力、核能和天然氣。
核能佔比的建議:
- 建議將核二、核三和核四廠全部重啟,以提高核能發電佔比,解決台灣缺電問題。
核廢料最終處置的現況:
- 指出目前沒有任何使用核能發電的國家有最終處置場。
- 以芬蘭為例,其最終處置場的啟用時間已延遲多次。
- 主張應先解決眼前的電力問題,不必過度擔憂一萬年後的問題。
對反核人士的批評:
- 認為反核人士過於理想化,只考慮零風險,卻忽略了台灣的能源需求和競爭力。
- 認為反核人士只考慮下一代,卻沒有考慮下一代的競爭力,強調電力就是國力。
- 覺得反核人士想法理想化,就像蕭先生一樣,會想到如果來一個超級大地震怎麼辦。
邀請核能專家:
- 希望邀請清大核工系的葉宗光教授到節目中,提供更全面的核能知識。